新華社南昌3月3日電 題:“數字經濟” “智能制造” “組團上云”——江西危中尋機勾勒產業發展新圖景
新華社記者李興文 郭強 余賢紅
企業如何快速轉身?在江西,有的企業危中尋機,線下轉線上,展銷變直播,網上訂單同比增長50%……
哪些產業逆勢上揚?在江西,大數據、智能制造、生物醫藥、云計算、物聯網、VR等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市場在變化,需求在轉移,產業發展出現分化,有的企業陷入困難。但綜合來看,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
挑戰和機遇并存。在這場大考面前,企業如何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拼的是發現機遇的眼光,比的是抓住機遇的能力。
危與機:創新突破加速轉身
每天營收300多萬元,近一個月營收1億多元,同比翻了近一倍,江西尚誠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逆勢上揚的業績引人關注。作為一家主要開展數字營銷和精準推廣的大數據公司,疫情防控期間“宅經濟”的發展,推動公司業務量大幅增加。
在江西上饒,這樣的公司并非孤例。上饒市副市長王萬征說,今年1-2月,江西巨網科技有限公司營收11億元,同比增長50%;江西貪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營收約10億元,同比增長23%……全市數字經濟營收突破40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數字營銷、數字游戲、數字文學等板塊超過20%。
危機中蘊含著商機,疫情之下,一些新產業展現出發展潛力。
將藥品、手術器械、餐盒、被服放入機器人廂體,告知目的地,機器人自動避開障礙、自己開關門、智能乘電梯,送達后醫護人員通過人臉或指紋識別即可打開廂體取出物品……在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院,一臺名為“小勇士”的智能配送機器人很忙碌。
機器人很忙,生產機器人的公司更忙。江西賽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說,公司去年年底才在江西注冊,廠房還沒完全建好就拿到上億元訂單,公司正租用臨時廠房加快生產。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更多企業和行業來說是考驗。市場瞬息萬變,誰“轉身”速度快,誰才能更好地抓住機遇轉危為機。
↑2月26日,在贛州市南康家具產業園,工人操作設備對板材進行封邊工序。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年產值近2000億元的南康家具產業,一批線下門店銷售受到疫情影響,但與此同時,線上訂單卻快速補位,2月份以來通過電商完成預售訂單近80萬單,同比增加了50%,訂單額20多億元。
南康家具產業訂單為什么能快速反彈?走進南康跨境電商產業園,答案不難發現。一場接一場的直播讓這里的線上人氣不斷攀升,更有意思的是,除了常見的網紅主播外,這里還有很多新面孔:門店銷售員、設計師、傳統工匠、企業高管……
↑ 2月26日,在贛州市南康區跨境電商產業園,銷售員工通過手機直播的形式推銷家具。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展會變直播,員工變網紅,通過營銷模式創新,行業發展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南康區商務局工會主席陳曉紅介紹,過去南康直播營銷的家具企業不到50家,2月份以來,有290家線下商戶加入直播隊伍。
危中尋機,快字當先。
在宜春市宜豐縣,江西俊亞實業有限公司轉危為機的故事被人津津樂道。作為高端化妝用品生產企業,公司產品主要出口韓國、日本等地。“公司年前接到2000萬元訂單,但受疫情影響,不僅存在訂單無法按期交付、賠償高額違約金的問題,而且公司市場占有率也受到挑戰。”說起前段時間的困境,公司負責人熊益鋒還心有余悸。
困難面前,公司不等不靠,提前做好復工復產各項準備,同時做好員工線上招聘和培訓。由于準備充分,俊亞公司成為當地第一批復工復產企業,先行一步不僅讓企業如期完成海外訂單,而且隨著國外疫情形勢變化,公司市場占有率上升20%。
“現在,公司又新增投資1億元推進二期項目建設,生產規模將翻番,年產值可增加2個多億。”熊益鋒說。
出口整體通關時間不超1小時;延長稅款繳納期限;用電報裝審批手續一切從簡……企業有所盼,政策有所應。繼2月4日江西省出臺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增長20條政策措施后,一項項精準幫扶措施陸續從各地各部門推出,為企業加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月27日,江西南昌礦山機械公司生產的4臺礦山篩分機設備啟程發往塞爾維亞,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公司生產交付的首批海外訂單。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截至目前,江西已有1.2萬多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工率超過96%,其中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的企業復工率超過98%,位居全國前列。
江西省委書記劉奇說,要正確處理好危與機的關系,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研判形勢,充分認識挑戰與機遇并存,努力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搶抓產業發展機遇,加快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發展,加快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近與遠:超前眼光著眼未來
三年前,當撫州創世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慶星在撫州投資超算中心時,不少人還覺得它是遙遠的“黑科技”。
三年后,在疫情之下,隨著云辦公、云課堂、云問診等“云生活”的興起,人們發現原來超算中心離自己如此之近。“最近,公司又迎來20多家有合作意向的客戶,算力產能同比增長15%。”他說,目前公司正凝心聚力搞研發,新一代服務器研發進度已完成80%。
↑在江西聯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工人正在車間里工作(2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攝
“由遠及近”的遠不止超算中心。
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物聯網、生物醫藥……在疫情中,這些新技術、新產業、新經濟加速走進百姓生活,迎來較快增長。
全國首個城市級虛擬現實產業基地,國內首個實現低速物聯、中速物聯兩種不同速率的移動物聯網全域覆蓋的城市,中科院云計算中心大數據研究院、華為云數據中心、阿里巴巴等頭部企業紛至沓來……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近年來地處中部的江西大力擁抱新技術、新經濟,虛擬現實、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一批新產業加速集聚。
專家分析說,疫情中一些傳統產業受沖擊較大,但大數據、智能制造、云計算、云服務、人工智能、VR、中醫藥等新產業卻迎來較好的發展機遇,這些產業與江西正在大力發展的航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中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優勢產業是契合的。
↑2月13日,在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區的乾照光電有限公司內,工人戴著口罩正在芯片車間工作。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攝
由遠及近,由近觀遠。
疫情過后,有的產業將逆風而上,有的或將一蹶不振,也有的則行穩致遠。
光伏組件出貨量全球第一的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節后產能迅速恢復。“公司訂單一直很充足。”公司副總裁余木森說。
不久前,投資機構將晶科能源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跑贏行業”,預計在一季度疫情影響下的供給緊張與海外高價訂單拉動下,公司盈利將大幅增長。
在江西,像晶科能源這樣節后快速復產的企業還有很多。走進江西立訊智造有限公司,車間內3.2萬多名員工正全副武裝趕訂單。“這家企業主要從事高端無線藍牙耳機、無線充電模組等研發、制造、銷售,是蘋果、華為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公司春節期間也一直未停產,預計2020年產值將達300億元,稅收15億元。”吉安高新區科技發展局局長許軍梅說。
↑在江西江鈴汽車集團改裝車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產線上工作(2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攝
既要立足當前加快復產,又要遠近結合謀劃長遠。
在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外場試驗隊南昌基地,兩架C919大型客機停放在機庫內,工作人員正在各個角落緊張忙碌著。在距C919試飛基地不遠處,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建設工地上,一臺臺大型機械正忙碌作業。“這是我們與中國商飛合作的重點項目,我們正全力以赴加快建設,力爭以此為基礎讓C919大型客機第二總裝基地落戶南昌。”南昌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陳艷說。
2月份以來,上饒市8個縣(市、區)9天內在線簽約大數據產業等項目44個,投資額達293.6億元;撫州市通過視頻集中簽約總部經濟、裝備制造等項目51個,投資總額311.3億元;吉安市集中簽約電子信息項目165億元……一個個具有良好前景的項目“屏屏”簽約,為發展增添強勁新動能。
謀與干:搶時補缺精準施策
在鷹潭市至信搏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地建設現場,裝載機、挖掘機來回穿梭,機聲隆隆,工人們正有條不紊扎鋼管架,一派繁忙景象。
這是一家引進日本先進技術生產鋁塑膜、尼龍膜、封裝膜的企業,產品主要用于動力電池、3C消費電子、儲能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公司董事長鄒凱軍說:“目前,國內動力電池鋁塑膜主要依靠進口,8月份公司一期項目建成投產后產值將達30億元,二期項目投產后將達60億元。”
“從10年前的一家在國內名不見經傳的藥企青峰醫藥,到今天主營業務收入150多億元的青峰藥谷,生物醫藥產業正進入加速發展的黃金期。”在贛州市章貢區,青峰藥谷辦負責人汪先丁說,當地將吸引更多產業鏈項目集聚,將生物醫藥產業打造成有競爭力的產業。
謀事在先,成事在干。
下午4點接到企業求助電話后,南昌縣小藍經開區經濟發展部部長蔡進彰連夜協調物流企業,晚上10點貨車開往江蘇,第二天將企業急需的原材料運回……“若沒有政府幫忙,企業剛復工就要停產。”江西博美斯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輝感嘆。
↑2月26日,在南昌昌北機場,務工人員走下飛機。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從提供口罩、消毒液、分餐盒飯,到包返崗專機專列、開通貸款綠色通道、協調解決物流難題,再到優化“贛服通”政務服務平臺功能為企業提供更多在線服務……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政府高效的服務贏得許多企業點贊。
↑在位于江西南昌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員工們正在分桌就餐,一人一桌避免聚集(2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疫情是一面鏡子,也暴露出發展中仍待補齊的短板。
“在這次疫情中,許多企業認識到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性,但受限于能力薄弱、理論缺乏、人才短缺等瓶頸未能突破轉型困境。”撫州市信息辦綜合科負責人饒冬梅說,當地正對全市各行業企業代表開展產業數字化轉型專題培訓,一方面指導和幫助企業運用“遠程辦公”“云上辦公”等形式復工復產,另一方面,引導企業利用企業上云、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化手段,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江西省工信廳廳長楊貴平說,江西將以這次“云服務”的推廣應用為契機,推動企業深度上云,化不利為有利,變困難為希望。
在疫情中感受危與機、近與遠,更加堅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更考驗政府的作為。
加快建設中國(南昌)中醫藥科創城,實施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試點,抓好南昌VR科創城、上饒大數據科創城、鷹潭物聯網研究中心等數字經濟平臺建設……3月2日,江西省出臺《關于搶時間保進度強弱項補缺口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施意見》,再次釋放出政府時不我待、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信號。
江西省省長易煉紅說,咬定目標要不松不變,搶時補缺,分秒必爭,精準施策,做到“缺什么補什么、弱什么強什么、短什么拉長什么”,強化搶拼意識,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奮力實現“兩手抓、兩手硬、雙勝利”。
(視頻記者:郭杰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