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干部有了精氣神 做事有了主心骨 ——南昌以作風建設引領率先“作示范、勇爭先”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春節前夕,南昌市西湖區桃花路(洪城路至灌嬰路段)綜合改造工程、洛陽東路綜合改造工程(昌東大道-天祥大道)項目相繼完工通車,南昌市29項“胡子工程”中有2項已正式銷號。

勇于攻堅克難,一件件民生實事快速推進、如期完工;全心便民利民,一項項新政新規應時而出、落地生根。

老百姓欣喜地發現,辦事順暢了。通過不見面審批,網上辦、就近辦等新模式,申領證照、繳納稅費輕松搞定。

找干部更容易了。干部不再“走讀”,開門納諫、為民解憂的方式不斷出新,從西湖區的“幸福圓桌會”,到南昌高新區的“高新下午茶”,無論是社區居民還是企業主,可見到“父母官”的渠道更多了。

變化最大的是干部的工作作風。群眾中肯評價:“干部有了精氣神,我們做事有了主心骨。”

以整治頑疾的狠勁,重塑干部風氣

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強省會”戰略。“強省會,必須先鍛造一支作風優良的干部隊伍!”南昌市新一屆領導班子決定,以干部作風轉變帶動營商環境優化。

作風建設千頭萬緒,從何抓起?從百姓反映較強烈的干部“走讀”問題入手。

去年9月起,南昌市明文規定,上至各縣(區)黨政主要領導、班子成員,下至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都要求在工作所在地“住夜”。市紀委監委開展不定期抽查和監督,并通報結果。

實施“住夜”規定以來,干部工作面貌如何?春節前夕,記者來到新建區鐵河鄉,見到鄉黨委書記陳其亮正在布置安排群眾打疫苗、走訪脫貧戶等工作。考慮到年后東紅村陶家自然村要實施征地拆遷,支持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遺址公園紫禁城東門保護展示工程建設,正月這幾天,他趁著鄉賢都回來了,又忙著走訪鄉賢,請他們支持拆遷工作。“住夜”以來,陳其亮晚飯后習慣在集鎮走一圈,跟鄉親早已熟絡。他上任半年,順利解決了聘用干部出工不出力、清退私人占用政府房產等“老大難”問題。

“走讀”之風糾治了,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工作。

南昌這場作風頑疾的“大掃除”,也在清掃各個角落。去年11月中旬起,針對干部推諉扯皮、“新官不理舊賬”等作風問題,全市開展為期3個月的基層干部作風整頓專項行動。今年2月持續加碼,開展市縣兩級機關中層干部“油松痞”“中梗阻”問題專項整治,全面提振干部精氣神。

以一線釘釘子的韌勁,厚植為民情懷

過去,受環保、用地等多種因素影響,南昌找不到一個年出欄量超2萬頭的豬場。而今,包括正邦、牧原等在內的年出欄10萬頭以上的大型豬場已有5家,可充分保障市民“菜籃子”供應。

問及變化原因,南昌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東說:“市領導的高位推動是關鍵,但也少不了基層干部的‘鐵腳板’和‘婆婆嘴’。”該局畜牧獸醫科干部陳熙根感觸最深。如今,坐辦公室少了,下鄉是常態,養殖場跑得勤,他對全市養殖企業的訴求了然于胸。

經過一段時間作風整治,“拍腦袋、瞎指揮”的現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腳下有土、心中有譜”的履職新風。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示范效應不斷顯現——

安義縣深入實施“一號大調研”。每月第一天,全縣機關干部進鎮村、進企業,與群眾“同坐同吃同勞動”,在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西湖區長效開展“幸福圓桌會”。聚焦老城區老舊小區的電動車充電、機動車停車等難點、痛點問題,縣級領導每月與掛點片區群眾面對面交流,現場調度處理問題。

南昌縣持續唱響“民情連心橋”品牌。全縣幾千名黨員干部與群眾“相約星期三”,上門聽取訴求。

南昌高新區創新推出“高新下午茶”。政企之間像家人朋友一樣,在輕松的茶敘中,傾聽和解決企業轉型升級、人才引進、融資等難題。

以敢啃硬骨頭的拼勁,提振應有氣概

在南昌,一些斷頭路、半拉子工程、爛尾工程讓群眾抱怨不斷。南外環高速公路在蓮塘南大道上就有一段410米斷頭路,擱置了4年,導致幾分鐘的車程要繞道半小時;灣里招賢鎮港下村的棚戶區本應2020年10月完工,卻因紅線內河道改遷難落實,7棟房子無法施工。

南昌梳理出像這樣已開工,但因種種原因久拖不決、久推不動,又占用大量資金、破壞城市形象、損害群眾利益的“胡子工程”共29項。

新一屆市領導班子迎難而上,1月6日,“胡子工程”攻堅行動就在南外環高速公路斷頭處啟動,成為南昌市“大抓落實年”的一號工程。

桃花路(洪城路至灌嬰路段)因規劃設計調整,經費大大超出概算,加之強電下地、管線遷改等工程量大、涉及部門多,停工近兩年。

南昌市委主要領導先后4次深入現場調研督查、協調供電部門,為項目推進掃除障礙,并劃定今年春節前全面通車的期限。

在市領導高位推進下,城管、環保、城建等多部門打破壁壘、聯合作戰。項目克服時間緊、任務重、天氣寒冷等不利因素,如期通車。

在干實事、抓落實的一線,南昌干部提升本領、改進作風,一步一個腳印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

南昌市治水之戰同樣考驗干部的擔當與作為。老城區地下管線已近飽和,加之施工影響交通,令百姓反感。都說治水難,可要斷根,必須開挖路面,新建一條污水管網。

良好的水生態環境關乎民生福祉,再難也要做!去年年底,南昌市出臺三年整治行動方案,市財政每年拿出30多億元、3年持續投入100億元,力爭今年年底實現建成區消除污水直排口,2024年全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此前,治水工作多頭管理,互相扯皮,現在市里明晰職責,各部門主動領任務、擔責任,南昌市委主要領導密集調研督導治水工作,治水攻堅戰已然打響。

啃最難啃的硬骨頭,干部干成了事,自信心更足了,在群眾中的威信也更高了。他們又以加倍的熱情投身率先“作示范、勇爭先”的實干中,以工作實效回應群眾關切。(記者 鄢 玫 鐘珊珊)

(責編:邱燁、毛思遠)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