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強省,是江西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江銅作為江西省屬唯一世界500強企業,加快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首當其沖,當仁不讓。
2018年10月26日,江西省政府召開支持江銅集團實現三年創新倍增專題協調會。會上提出主動靠前、不遺余力提供最優質服務,助推江銅集團圓滿實現三年創新倍增目標。
江銅集團生產工藝高效智能。江銅集團供圖
……
隨著《江銅集團“三年創新倍增”攻堅行動計劃(2019-2021年)》向江銅員工發布。一場轟轟烈烈的三年攻堅行動,全面打響。
在原有基礎上,用三年時間,將銷售收入從“2000+”(億元)時代推進到“4000+”(億元)時代,實現創新倍增,無疑是巨大挑戰。
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三年來,江銅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內拓外進、攻城略地,以大項目定下創新倍增的基本盤。
加固贛鄱軸心
《江銅集團“三年創新倍增”攻堅行動計劃(2019-2021 年)》中,一份已經解密的重點備選項目圖表,清晰勾勒出江銅過去三年的戰略地圖。
江西,始終是江銅的戰略重心。在江西省“2+6+N”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計劃中,江銅更是處于產業軸心地位。
“2+6+N”分設三個目標。產業層面:江銅所處的有色產業,是江西最有希望邁入萬億規模的2個重點產業之一;集群層面:銅產業,是江西重點培育的世界級產業集群之一;企業層面:江銅是最有可能率先闖關5000億的龍頭企業。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確要求:“江銅要在‘作示范、勇爭先’中挑大梁、打頭陣。”
產業發展,依靠投資拉動、項目帶動和創新驅動。三年來,江銅三“動”齊發,高歌猛進,不斷加固在江西省“2+6+N”中的軸心地位。
鷹潭,有著“世界銅都”美譽,已形成“八位一體”銅產業體系。這里,是江銅產業的“根據地”,也是江銅走向世界的出發地。
過去三年,江銅全力支持鷹潭打造萬億產業核心區,持續增加駐鷹企業投資,助力優化升級,實施了加工事業部銅材公司一萬噸銅細線轉型升級改造等項目。
與此同時,江銅發揮產業龍頭帶動作用,攜手四家單位,組建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江銅宏源銅業有限公司。
江銅宏源依托江銅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高水平投入,加速度投產。2021年1月7日,江銅宏源首批陰極銅產品出槽下線。
江銅對于驅動產業發展的每一筆投入,力求“老樹發新芽”“新樹開新花”。江西電纜廠就是一家創辦于1969年的“老樹”。
2020年12月23日,江銅集團與鑫石陽公司正式簽訂江纜增資擴股協議:江銅集團增資2.08億元,持有江纜51%的股權。
協議生效,江銅立刻調兵遣將,幫助江纜恢復生產。僅4個月后,江纜停產8年之久的超高壓、高壓、中壓、低壓生產線全部打通,并斬獲1.3億元海外訂單。
江銅通過資金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和管理優勢,對并購重組企業快速賦能,使其在短時間內優結構、上規模、提檔次、出效益。如果說,江纜重生,是江銅發揮并購協同效應的成功案例,那么廣東桃林加入江銅“銅友圈”,則是另一樁美談佳話。
2021年8月26日,江銅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與廣東桃林生態環境有限公司共同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江銅環境資源公司成功收購廣東桃林49%股權。
廣東桃林是江銅的“老朋友”,曾參與實施德銅、永銅、城銅三家礦山的生態修復工程。如今,“老相識”結成“新姻緣”,使江銅環境資源公司快速提升礦山生態修復能力,擔當起公司內部礦山的生態修復任務,后續積累形成“江銅經驗”后,再復制推廣至全國其他大中型礦山。廣東桃林,已成為江銅綠色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
三年來,江銅堅持“全產業鏈”思維,主動擔當工業強省重任,加大項目投資力度,形成了儲備一批、推進一批、在建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
2019年6月,銀珠山鉛鋅銀礦項目開工,項目計劃2022年底建成投產。
2021年4月,銅板帶1萬噸擴產項目通電運行,企業發展能力大幅增強。
2021年5月,漆包線8000噸擴能項目建成,產品提檔升級,工藝更加智能。
2021年7月,武銅三期擴建工程開工建設,計劃用五年再造一個武銅。同月,銀山礦業井下8000噸項目安全設施通過竣工驗收。
2021年12月,江銅(上饒)工業園新建22萬噸連鑄連軋銅桿生產線、3萬噸鑄造新材料項目開工建設,兩個項目計劃2022年底建成。
2021年底,江銅耶茲銅箔公司三期1.5萬噸鋰電銅箔項目全面建成,銅箔產能實現倍增,裝備技術亦升級換代,銅箔公司已經成為中國頂級科技公司和一線新能源企業的重要合作伙伴。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過去三年來,江銅面對百年之變,應對萬難之難,以拼命三郎的勇氣、一往無前的豪情、鍥而不舍的堅韌,義無反顧,奮勇向前,迎來了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江銅“大時代”。
構筑北方基地
初春的煙臺,一半海藍,一半雪白。江銅戰投部周紅,再次來到這座美麗小城。
煙臺,現為“一帶一路”海上重要節點,也是環渤海經濟圈的后起之秀,更是江銅戰略地圖上的投資重鎮。
周紅說她有幸參與了“三年創新倍增”大部分的國內并購項目,港城煙臺,是團隊首戰之地,也是首功福地。
江銅布局煙臺,打造“江北銅基地”的戰略雄心,始于2010年。
十年磨礪,幾度浮沉。
2019年元旦剛過,江西銅業與煙臺國豐正式簽約,江銅北方銅基地的戰略愿景才真正有了堅硬的支點。
目前,雙方共同投資建設的江銅國興(煙臺)銅業有限公司“搬遷新建18萬噸陰極銅節能減排項目”正在加緊推進中。
煙臺三面環海,是外向型經濟重鎮。為保障資源供給,降低經營成本,江銅國興開創性實施了銅精礦保稅混礦業務。這也是中國關檢融合后批復的首批試點,結束了超標銅精礦只能在馬來西亞等國家進行混配作業的歷史。
同一個春天,同在煙臺。
談判桌上,利益各方據理力爭,唇槍舌劍。江銅項目組的七個人,頭上頂著的是一樁價值29.76億元的大“買賣”。
“X”項目《股份轉讓協議》的談判,持續兩天兩夜才最終落筆。項目組立馬飛抵南昌。
江西銅業收購恒邦股份29.99% 股權的消息正式公布,江銅一躍成為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控股型集團公司。此后,江銅通過認購非公開發行股份,將恒邦股份的持股比例增至44.48%,進一步提升了恒邦股份的發展質量和發展活力,也為整合黃金資源、發展黃金產業、打造江西黃金自主品牌奠定了基礎。對此,上交所和香港聯交所給予高度贊揚。
天津與煙臺同屬環渤海經濟圈。江銅北方布局的又一重大投資,落子天津。2019年8月,江銅集團與天津華北集團一拍即合,決定對雙方控股的江銅華北(天津)銅業有限公司進行擴產,實現產能翻番。
江銅華北由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天津華北集團華北電纜廠有限公司2014年共同投資組建,初始銅桿加工產能為22萬噸。2020年9月16日,隨著另一條22萬噸銅桿生產線的竣工投產,江銅華北的銅桿產能快速完成倍增計劃。
江銅加注北方的投資,并未就此止步。三個月后,江銅華北與天津大無縫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天津大無縫銅材有限公司混改項目協議。江銅華北的銅加工總產能實現大幅躍升,成為北方最大且擁有QME交收倉庫的銅加工廠商。
銅,是國家戰略資源,也是江銅立企之本,更是電力工程、海洋工程、電子信息、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的基礎性材料。
江銅北方投資,全部加注于銅冶煉和銅加工業務。“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江銅戰略方向的項目,堅決不做”。多年來,江銅高度聚焦以銅為本的有色金屬產業,專注主業、聚焦銅“核”。江銅北方銅基地的集群式打造和內涵式提升,帶動了產業升級,推進了企業轉型,鞏固了江銅的領軍地位,構建起支撐環渤海經濟發展的“江銅牌”銅基產業帶。
起舞南方市場
江銅進軍華南,起舞南方,始于二十世紀90年代。
激蕩30年。如今的“江銅南方”產貿融協同一體,步入創新發展的聚變時期。
“江銅南方”,由深圳江銅南方有限公司、江西銅業(深圳)國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江銅營銷有限公司以及其控股和參股的10余家企業組成,是江銅在華南地區產貿融全產業鏈綜合運作平臺的統稱。
過去三年,“江銅南方”借勢倍增之力、創新之火,沿著“大寶興”和“做市商”兩大戰略路徑,構筑起 “成為華南有色行業最具價值的綜合服務提供商和方案解決商 ”遠景目標的“四梁八柱”。
實業,是“江銅南方”的基石。
2019年10月1日,廣州江銅銅材有限公司廠房內,一片歡騰。35萬噸銅桿擴產項目的成功試車,向祖國70歲生日獻上了一份厚禮,也進一步鞏固了江銅在華南地區“半壁江山”的市場份額。
廣州江銅的原料,部分來自2小時車程之外的清遠。
清遠,是“中國再生銅之都”。位于這里的江西銅業(清遠)公司,則是當地最大的再生銅電解企業。
近年來,清遠江銅聚焦于綠色冶煉和經濟冶煉,不斷轉型升級。其中,10萬噸陰極銅改擴建工程正積極推進。
清遠江銅和廣州江銅,在“江銅南方”“服務產業鏈 打造新生態”的布局中,是“冶煉 + 加工+ 線纜制造”全產業鏈格局和“產貿融”綜合運作平臺中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江銅南方”一體化推進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經營風險的集中管控,深研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成功打造了有色產業合作共贏的華南生態圈。
2020年1月,江銅南方(廣州)產業鏈公司“華南有色金屬集散中心”建成招商,為客戶提供倉儲、物流、期貨、保稅、金融配套等服務。其中,集散中心倉庫2021年5月獲批成為銅期貨指定交割倉庫,海關出口監管倉和進口保稅倉也在6月掛牌。目前,該園區已入駐企業164家,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有色金屬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
憑借“華南有色金屬集散中心”一炮而紅之勢,2021年4月,“江銅南方”搶灘登陸海南自貿區,成立供應鏈公司,加快推進“做市商”中期戰略。
過去三年,“江銅南方”以創新驅動發展,以項目驅動倍增,還完成江銅文威、蘇州寶興股權收購及異地搬遷,推進阿波羅項目重組,完成“寶興線纜及材料研究院”創建。
至此,江銅南方的“大寶興”戰略輪廓初顯,面向整個珠三角地區的“江銅生態圈”逐漸成形。“江銅南方”的聚變之力也逐年爆發,2021年銷售收入實現超額倍增。
“不以江銅為世界,而以世界謀江銅”。三年來,江銅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努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同時搶抓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帶來的時代機遇,聯合有色金屬同行、金融機構、倉儲物流、信息技術等相關各方,共同構建起有色金屬貿易新生態。
從經營模式到企業管理、從生產技術到裝備開發、從機制變革到文化迭代……江銅無處不在的創新行動,以及生態化、體系化、多層次的創新體系,成為過去三年江銅發展的強力引擎,驅動江銅六大攻堅戰步步為營、向前推進。資源儲備攻堅戰、產能規模攻堅戰、多元發展攻堅戰、創新驅動攻堅戰、一流機制攻堅戰、國際化經營攻堅戰,六大戰場,也以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作為主力炮火,打開了一方新天地,開拓了一片新格局。
發力境外投資
2021年5月31日,哈鎢項目主體工程開工。江銅集團供圖
2019年12月10日,一則江西銅業間接持有第一量子股權的公告,引發關注。
江銅公告:助力公司資源國際化,實現兩家公司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與價值提升。
資源國際化背后,是產能合作的聯想與解讀:江銅有望獲得第一量子精礦產品包銷合作的機會,以及所持礦山合作擴能或合作開發的機會,同時阻擊了其他礦業巨頭收購的可能。
第一量子是加拿大上市公司,控制了贊比亞、巴拿馬、秘魯等8國9個銅礦資源開發項目,擁有銅礦資源約4925萬噸。與其合作,對保障資源供給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江銅匯聚全球資源的夢想,飄蕩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的鐘聲里,燃燒在墨西哥冶煉的爐火中,也穿行在哈薩克斯坦的風沙里。
2021年4月9日,杰特蘇鎢業公司中方管理團隊抵達阿拉木圖,開啟了艱難的海外資源征途。
哈薩克斯坦巴庫塔特大型露天鎢礦項目,是列入中哈兩國產能合作的56個重點項目之一。項目達產后,單體產量將達到世界第一。項目由港資先行、江銅主導、大型建筑央企賦能,股東各方投資成立哈薩克斯坦杰特蘇鎢業公司,作為哈鎢項目的開發主體。
然而,杰特蘇鎢業公司中方團隊進駐項目現場以來,面臨疫情防控的巨大壓力。
為保持“零感染”,杰特蘇團隊采取了最嚴格的防疫措施。
與哈鎢項目杰特蘇團隊成員一同感受中亞凜冽西風的江銅人,還有地勘公司的5名地質技術人員。這是該公司首次走出國門,承擔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資源勘查與盡職調查任務。征程萬里,重任千鈞,抬頭遙望,長河落日處,似有金光萬里。5名江銅地質技術人員深信,那是希望之光。
三年征戰披荊斬棘,六大攻堅波瀾壯闊。一千多個日日夜夜,三萬多名江銅員工,他們砥礪奮進,百戰沙場,打贏了“三年創新倍增”這場大仗,打開了江銅發展的新空間。其中,江銅的銅、金、銀、鎢和鉛鋅資源儲量,同比2018年都有大幅增長。資源儲能,創新蓄勢,江銅以大項目定下創新倍增的基本盤,同時打開了接續發展的巨大空間。
未來江銅,潛力無限,想象無窮。(楊?。?/p>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