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央指導組指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最新進展。
發布會上,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精銳出征 專家云集
目前全國各地共選派330多支醫療隊,超過4萬名醫務人員,其中重癥醫學科、感染科、呼吸科、循環內科的專業人員達到16000多人。對此,馬曉偉稱,這可以說是精銳出征、專家云集。
他還說,醫務人員必須牢牢守住湖北、武漢等決戰決勝之地。中國雖大,我們決不能后退一步,要像釘子一樣釘在這里,扼住病魔的咽喉,因為湖北武漢的背后是14億中國人民,是75億全世界易感人群。維護人民健康、增進人類福祉是醫務工作者的天職。
對疫情形勢的判斷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發布會上說:
武漢是這次疫情的一個中心,也是最嚴重的地區,目前疫情快速流行上升的趨勢已經得到了遏制。有些數據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現有的重癥病例占比,就是重癥病例占確診病例的比例,從2月11日的31.6%,一直在持續波動下降,到27日降到22.4%。病死率從1月26日最高點的9.0%下降到現在的4.4%。
湖北省除武漢以外的其他地市,我們的研判發現,局部暴發的態勢已經得到了遏制,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判斷。
從全國情況來看,全國除了湖北以外其他省市,疫情一直持續向好。它本來的狀態就是一種散發狀態,現在持續向好,新增報告病例數快速下降,每日新增的確診數從最高峰的2月3日890例下降到27日的9例。
方艙醫院是一個創舉
在發布會上,對于方艙醫院,馬曉偉介紹說,建設方艙醫院是一項非常關鍵、意義重大的舉措,為我們今后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重大災情疫情,迅速組織擴充醫療資源創造了一種新的模式。方艙醫院的大規模使用在我國醫學救援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
第一批有4000張床位的3家方艙醫院,僅用了29個小時就建設完成;
目前已經建成16家方艙醫院,實際開放床位13000多張,累計收治患者12000人。武漢的新冠肺炎患者每4個人就有1人是在方艙醫院接受治療,方艙醫院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
現在方艙醫院還有7600多名患者,空余床位5600張,實現了床等人。可以說方艙醫院是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
部分援鄂醫護人員工作時長減半
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介紹,援助醫療隊輪換休整方案已開始實施,主要分為以下三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為醫療隊內部輪換;
第二種為整建制輪換,早期到達的福建、天津醫療隊已開始輪休;
第三種為重新編組,將新到達的醫療隊編到早期到達的醫療隊中,拉開排班頻次,如甘肅醫療隊醫生可以做到工作1天休息1.5至2天,護士工作1天休息2.5至3天;重慶醫療隊醫生每周工作時長由50至60小時降為25至30小時,護士每周工作時長從40小時降至20小時。
對于復工復產之后如何防止疫情反彈的問題,國家衛健委副主任于學軍說,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組織督導組,對各省區市預案制定的情況、醫療救治力量的準備情況、有關保障供應儲備的情況進行督導,在復工復產復學過程當中,如果出現因為防控措施不到位,而引發疫情反彈的情況,會嚴肅處理。
▼
?新聞聯播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