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連、樹成行、旱能灌、澇能排,頂著和熙暖陽行進在上栗鄉村,群眾在現代高標準農田里備戰春耕的火熱景象,讓人深切感受到廣袤農村所煥發出的生機與活力。
在桐木鎮楚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歐陽寶生正在田頭勞作。歐陽寶生說,他之前沒有收入來源,村里在完成高標準農田建成后,專門成立了精準扶貧蔬菜產業基地,聘請了一些貧困戶在幫忙打理。“高標準農田建成后,村里把土地利用起來搞蔬菜基地,不但解決了農田拋荒,像我這樣一個月也能掙上3000元,以前想都不敢想哩。”
“我們楚山,一共搞了360畝高標準農田。”楚山村黨支部書記黎汝友介紹說,在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中,村里通過土地流轉將田塊進行整治,提高了農田平整度,改善了農田灌排和集蓄水條件,增強了土地旱澇保收能力。“就連田間道路也進行了修整,提高了配套水平。我們因地制宜發展蔬菜產業、成立龍蝦養殖基地,一年可帶來1000多萬的經濟效益。”
“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產業的振興。”上栗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說,為了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多渠道促進群眾增收,上栗縣委、縣政府統籌整合資金,以EPC模式強力推進2.67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2018年,上栗縣在桐木鎮、雞冠山鄉、上栗鎮、彭高鎮、赤山鎮、東源鄉6個鄉鎮的22個村,完成1.2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并完成田埂修筑5.2萬立方米,開挖水渠4.57萬米,修建機耕道2.87萬米。
上栗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說:“目前,這些高標準農田通過土地流轉,用于蔬菜瓜果種植的為1700畝,用于種植國家二級以上優質水稻的為4000畝,實施稻蝦綜合種養的約800畝。其中,珞珈農業科技還在彭高的壇華村,規劃建設1000畝的稻蝦共作基地,已完成一期400畝的農田改造、進水系統及防逃防盜網的安裝等。”
“為了解決好農田撂荒問題,我們還根據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在推進春熟作物生長及田間管護的基礎上,組建了4個農業科技下鄉服務小分隊,進行強農惠農政策宣傳,并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把強農富農政策宣傳到千家萬戶。”上栗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說,該局還進一步加大了春耕農資的儲備力度,目前全縣共儲備各類化肥7000余噸、農業10余噸、農膜70余噸,各類稻谷種子100噸,為全年的春耕備耕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今年農藥、復合肥的價格都有所上漲,種糧成本可能增加100元/畝。”在上栗鎮新民村,村民老榮一邊跟我們算起細賬,一邊笑著說,有新的糧食補貼政策,以及縣委、縣政府控制減少撂荒政策的出臺,大家種糧的積極性高漲。“不種糧食就得不到糧補,我今年準備把家里的責任田都種植水稻,家人吃得放心,還能減少家庭開支。”
綜合:桐木鎮、縣農業農村局
請輸入驗證碼